*
先說重點
本次統計排名為,近四年(2019 到 2022 )每人每日廚餘回收平均,與上一屆最末年(2018)相差進行排名。
- 連江縣與基隆市每人每日廚餘四年後成長超過 100 公克。
- 六都中臺中與桃園皆為增長。
- 六都中高雄與臺南皆為減少。
- 柯文哲不蓋廚餘廠,人均減少量比一顆金莎巧克力重量還少。
本次統計資料時間為 2019 年到 2022 年,主要由 環境部與各縣市環保局測量尺度量測,單位為公斤重。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 11 月 1 日談論到「淨零碳排」時指出,他過去臺北市長任內,環保局曾提議興建 10 億元的廚餘處理廠,他自豪表示自己跟環保局說「我吃飯從來沒有廚餘」,環保局應該也要說服臺北市民吃飯不要留廚餘,這樣就可以省 10 億蓋廚餘處理廠。
因此我們針對臺灣 22 縣市進行「每日人均廚餘回收量縣市排名」,以近四年(2019 到 2022 )每人每日廚餘回收平均,與上一屆最末年(2018)相差進行排名,從統計我們可以看見,大部分的縣市在疫情嚴重的 2020 到 2021 期間廚餘有較明顯的下降,不過臺中、桃園與嘉義縣市反而呈現成長的情況。
從六都進行比較,臺中與桃園的每日人均廚餘回收量皆為增長,高雄與臺南皆為減少,柯文哲的滅廚餘廠計畫,試圖讓市民減少廚餘,若他的說法可行,臺北市民每日人均廚餘回少減少的重量(8.75 公克),比一顆金莎巧克力重量(12.5 公克)還少。
-
01 調查日期|2018 年年底到 2022 年
02 調查範圍|全國 22 個縣市
03 受訪年齡|N/A
04 調查方式|環境部彙整統計
05 抽樣方法|N/A
06 樣本數量|N/A
07 信心水準|N/A
08 抽樣誤差|N/A
09 加權方式|N/A
10 經費來源|N/A
11 執行組織|環境部、縣市環保局
12 發布組織|環境部、縣市環保局
13 資料來源|環境部
14 計算公式|測量尺度,公斤重
15 名詞說明|N/A
16 排名標準|
- 四年均與18'差,有增加為後段班;減少到減少到 0.020 公斤重為中段班;減少超過 0.020 公斤重為前段班。
17 資料下載|N/A(付費會員專用,資料經整理)
18 相關備註|
- 合作、澄清與付費下載,請透過網頁下方聯絡表單。
19 相關新聞|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