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巡署查獲154隻走私貓,引發動保團體與政治人物的議論,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為什麼只有這些價格不菲與可愛的動物才會受到注意,就是因為有買賣才有傷害,因此數據臺灣整理農委會這13年(2008迄今)來的資料,並挑選近五年各縣市對於安樂死率(人道處理率)進行排名。
排名方式以最新年度資料進行排序,嘉義市的狀況為全國22縣市中最糟,新竹市、花蓮縣與南投縣這四個縣市是全國破1%的縣市,因此列入後段班;而屏東縣、臺東縣、苗栗縣、臺中市、澎湖縣與臺北市的安樂死大於0%小於1%,列為中段班,台中市是六都中表現較差;其餘縣市因安樂死率在2020年為零,因此納入前段班。
近年安樂死率雖然與2013年那時動輒50%相比已經改善相當大,也因為當年紀錄片「十二夜」讓國人掀起搶救聲浪,進而促使中央與地方官員民代進行修法與收容方式調整,安樂死也非十惡不赦,有些動物身染重疾安樂死或許也是一種解脫,但與2013年左右的50%安樂死率對照,非重疾而安樂死恐為多數。
在追求低安樂死率下,在官僚的行政操作上可以進行規避,收容所的動物增加,勢必會對行政管理、衛生管控、食物採購等增加負擔,在所有的安樂死率、認養率與認養單位內死亡率皆已民眾送入或公家機關捉捕進入收容所的收容隻數為計算基礎,在2016到2017年間,嘉義縣(86.5%)、南投縣(80.5%)、彰化縣(77.1%)、新竹縣(74.2%)、新竹市(73.1%)、雲林縣(69.5%)、屏東縣(57.2%)、桃園市(56.0%)與澎湖縣(50.6%),這9個縣市的收容數突然大幅降低高達50%實在異常,只要收容數少,管理壓力小,數字帳面也好看,但對動物與民眾環境可不一定是好事,本文安樂死率與般段計算請參閱本文下方「計算公式」與「排名標準」。
-
01 調查日期|2008年~迄今
02 調查範圍|全國22縣市
03 受訪年齡|N/A
04 調查方式|各縣市公立收容所、動植物防疫所統計
05 抽樣方法|N/A
06 樣本數量|N/A
07 信心水準|N/A
08 抽樣誤差|N/A
09 加權方式|N/A
10 經費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11 執行組織|各縣市公立收容所、動植物防疫所
12 發布組織|行政院農委會
13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14 計算公式|
- 認領養率:當月認領養隻數÷當月進入收容所動物數。
- 依法人道處理率(安樂死率):當月依法人道處理數÷當月進入收容所動物數。
- 所內死亡率:當月所內死亡數÷當月進入收容所動物數。
15 名詞說明|
- 收容隻數:當月進入收容所之動物量(含捕捉、民眾送交、拾獲等)。
16 排名標準|
- 安樂死率為0%,列為前段班
- 安樂死率大於0%且小於1%,列為中段班
- 安樂死率大於1%,列為後段班
17 資料下載|連結(付費會員專用,資料經整理)
18 相關備註|
- 官方會將原始數據滾動性修正
- 合作、澄清與付費下載,請透過網頁下方聯絡表單。
19 相關新聞|N/A
張貼留言